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不均匀: 稠密区 平原地区 举例: 平原和 平原 工业和 发达的地区 稀疏区 山区 举例: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2.主要少数民族: 族(东北地区人数最多)、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二、城市分布 1.特点: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 。 2.分布特点:集中在 沿线地区。 3.主要铁路线:哈大线(哈尔滨— )、滨洲线(哈尔滨— )、滨绥线(哈尔滨— )。 4.主要城市: 城市 A B C D 特点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 东北地区 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工业 部门 机械、医药、食品、 、亚麻纺织、 制糖等 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机电、 、有色冶金等 、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 【关键词】 人口分布、少数民族、主要铁路线、城市分布 【微思考】 东北地区为什么将窗户纸糊在外边 【图解知识】 东北地区主要铁路线及枢纽 【名师提醒】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A层·基础必会】 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2.“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过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 )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治安良好 D.交通便利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 A.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辽宁中南部 4.黑龙江省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 A.地势高,交通不便 B.纬度高,气温低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森林茂密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民族、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B.朝鲜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C.东北地区城市密集,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沈阳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下面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7.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 ( ) A.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8.小玲和小燕在互联网上谈论吉林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蒙古族端午节赛龙舟 B.满族泼水节真热闹 C.鄂伦春族那达慕大会很壮观 D.朝鲜族端午节荡秋千、跳跳板 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B层·能力进阶】 读图,完成10、11题。 10.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我国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下列符合图中③地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 )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经地形区均在平原上 B.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C.沿线资源丰富,城市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华北地区 13.建设哈大高铁的积极影响有 ( ) ①分流部分哈大铁路客源,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压力 ②拉大东北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边疆地区起到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素养提升题】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迁入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