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69277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复习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6498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国家,PPT,34张,课件,复习,早期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 始社会———夏商西周) 原始社会———夏商周———夏商西周)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高考备考 考情分析 全国卷 地方卷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贫富分化 2023全国新课标卷·贫富分化 2023全国新课标卷·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022全国乙卷·青铜器铸造 2020全国乙卷·分封制受冲击 2024·海南高考·1原始农业 2024·河北高考·1中华文化特点 2024·江西高考·1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存 2024·浙江高考·16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存 2024·湖北高考·1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存 2024·甘肃高考·1部落到国家 2024.1·浙江高考·1原始农业 2023湖南卷·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存 2023广东卷·分封制特点和影响 2023江苏卷·宗法制影响 2023福建卷·商朝内外服制 2023辽宁卷·礼乐制、分封制 2021广东卷·青铜制造业 2021湖南卷·《诗经》内容 重点关注: 文明起源特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二重证据法;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工商食官;敬天保民;原始民主传统;早期国家特征 阶段特征 时空观念 先秦时期是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政治上:早期国家出现,形成以“家国一体”、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权力未高度集中、 等级严格 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由渔猎采集向农耕经济发展,青铜时代,生产工具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适应了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工商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文化上:从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对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在官府,贵族通过教授礼乐维护等级秩序。 元谋人 约170万年前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 (生产、生活?) 约1万 年前 (山顶洞人) 约7000-5000年前 仰韶文化 大汶口 河姆渡 (生产、生活?)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约5000 年前 公元前2070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 新石器时代(晚)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原始人群(群居) 母系氏族 (旧石器时代晚期) 父系氏族(阶级分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基础知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遗存 1.含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遗址: ①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 ②代表性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生活现状: 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一)旧石器时代(170万年-1万年) 4、社会关系: 女性抚育后代并采集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观察下图(P2下图),分析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特点: ①基本在大江大河流域 ②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 原因: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生存。 基础知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 1.含义: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生产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家畜饲养、养蚕缫丝;大量使用陶器(火的应用);男性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父系氏族)选必2 P6。 唯物史观: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3、代表性遗存: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半坡文化(初中)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距今约5000年前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3、代表性遗存: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物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