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0616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00011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导入新课 春晚中的“人文密码” 节目中哪些细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春晚,你会选什么?(和谐、创新)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以非遗元素作为节目创排的主要灵感,源远流长的传统智慧与先进技术相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勃勃生机。春晚用艺术诠释了中华人文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码这份“精神密码”。 —第7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关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人文,在古代主要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即诗书、礼乐、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也泛指人事,即人类社会的行为、习俗或状态。中国古人的许多思想尤其是政治、伦理思想,都基于“人”提出,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在当代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1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58页蓝字) 2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3 笔记梳理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谈谈你的感想并说出视频蕴含着什么人文精神? 管鲍之交:性格各异,但能相互理解和尊重 负荆请罪:蔺廉两人若坚持相争,就不能共生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 古今有哪些体现这一处世方法的典故和举措?有什么作用? ②作用: A.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B.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粽子:包两种口味的粽子; 或:家庭成员进行粽子口味投票,一起参与包粽子,选择自己喜爱的口味。 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议学任务: 他们该怎么办 请你出出主意,在尊重每个家庭成员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我家端午矛盾调解案》。 家庭端午 爷爷坚持包白米粽, 妈妈想创新芝士粽。 父母想回老家祭祀, 孩子希望端午旅行。 求大同,存小异 尊重对方的观点 扩大公共利益区 假期规划:试着改变行程路线, 在回乡途中途经的旅行点进行游览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内涵:a.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b.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a.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 b.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总结归纳 思考:聆听她的歌声你有哪些感悟? 《世界赠予我的》 有人放烟花 有人追晚风 借一缕时光 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试着仿写歌词“青春赠予我的” ①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内涵 意义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