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0871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课件(40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6544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江苏省,PPT,40张,课件,加剧,危机
  • cover
(课件网)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政治方面 洋务派为富国强兵而掀起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辛丑条约 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经济方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 思想文化方面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办新式学校,传播西学。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本专题涉及时间为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列强通过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华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中国也逐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导读 19世纪60年代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瓜分 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 战争 民族危机的加剧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日本 明治维新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时空观念 奕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曾国藩:“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怎么看?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在人心不在技艺。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顽固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复习导入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背景 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重) ★ 口号 “自强”“求富” 学习层面 器物(西方先进技术) 目的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 (1)中央:恭亲王奕???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洋务运动 主要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起 口号 “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 主要成果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民用企业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起 口号 “   ——— 轮船招商局 ★ 主要成果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 主要内容 建立新式海陆军 (1)新式陆军:19世纪 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2)新式海军:①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    规模最大;②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教育文化 (1)兴办新式学校(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北洋舰队 洋务运动 结果 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性质 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作用 (1)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的产生 局限性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未触动封建制度;加上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近代化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 1.(2024长沙)1862年曾国藩在《手书日记》中载:“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