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1746

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961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河,历史,答案,PDF,考试卷,第一次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 第一次教学质墅反馈 一、选择题(选择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成语“-一衣带水"山自《南史陈纪下》,附文帝对宰相高频(jiǒg)说:“我为 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 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金国 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2.有学者指出,隋唐时期皇权再度高涨,统治者认为想要将地方大族的优秀分 子吸收到国家体制内,最有效且持久的手段就是科举制度。该学者认为,隋唐时 期科举制是为了() A,强化皇权需要 B。推动教育发展 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打击世家大族势力 3.小滨同学在总结隋朝灭亡原因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最恰当的是() A.隋文帝灭陈,穷兵黩武,彻底失去民心 B.隋杨帝开创科举制,扩大选官范围 C.隋文帝修建大运河,工程过于浩大繁重 D.隋炀帝残暴统治,农民起义沉重打击 4.“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人也需要不拘一 格,扬长避短。唐太宗重用的敢于决断的贤臣是() A.杜如悔 B,宋璟 C.房玄龄 D.姚崇 5.杜佑《通典》中记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 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材料描述的社会状况 是() A.政治清明,轻徭薄赋 B.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C.民族交融,对外开放 D,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6.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统治者残暴 B.实现了统一 C.繁荣而短暂 D.大运河开通 7.“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留水,高 则泻水。”材料描述了下图工具,其好处是()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 C.便于开沟 D.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8.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 使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9.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的叙 述正确的是() ①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②此后中央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③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④是给予唐朝致命打击的农民大起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据局面 11.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在于() A.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B.所有统治者都希望建立大一统王朝 C.农民起义的推动 D,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1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 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 孤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 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13.唐玄宗即位时,曾把新上任的县令200人,重新召集到大殿上,亲自出题考 试,将不及格者革职,让他们重新学习。这反映了唐玄宗(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