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2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满分:5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找出来并且把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 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 变化体现在()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D.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亲历者的回忆记录 B.文学艺术作品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4,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 ) A.开国大典举行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开展 D.“四人帮”被粉碎 5.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 人指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6.1954年9月20日,某部文献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的办法。下午执行主席根据计票人和监票人 的报告,宣布表决的结果:投票数共1197张,同意票1197张。这时,全场起立,掌声和欢呼声 持续五分钟。这部“文献”( A.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D.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到1952年底,中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这种情况发生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8.如图反映了1953年我国重点工程领域分布情况,据如图分析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一个 重要特点是( 60 52 A.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面形成 B.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30 C.中国已经全面实现工业化 10 D.以东北作为国家工业重心 机 9.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 1953年我旧度森工轻领域分布图 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