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第三节 探索宇宙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01 本课新课讲解 02 本课例题与练习 03 课后小结 04 目录 CONTENT New Lesson Introduction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PART ONE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远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中国人对于太空的向往。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被称为“宇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2.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New Lesson Presentation PART TWO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一、探索的历程 早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并具有很浓的神话与宗教色彩。 新课讲解 1.古人对宇宙的初步认识 (1)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定历法。 中国古代的星象图 古巴比伦人的宇宙模型 (2)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新课讲解 公元140年托勒密提出“地心说”,由于宗教学说的影响,人们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地心说 观点: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恒星都镶嵌在最外边的天球上。这种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达千年之久,严重阻碍了科学前进的脚步。 “地心说”的宇宙图像 新课讲解 15 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日心说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时代。 3.日心说 1543年,哥白尼通过几十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讲解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日心说的观点 新课讲解 4.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太阳系神秘面纱。 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天体周相等现象,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开普勒提出太阳系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新课讲解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将“地上的力”与“天上的力”统一起来,形成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 新课讲解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动轨道。 1846年9月23日,在预测的轨道上就发现了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海王星是仅有的利用数学预测而非观测意外发现的行星。 新课讲解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以外的土地———月球,迈出了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 6.人类的太空旅程 莱布尼茨及后来的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进一步研究,提出“什么是宇宙,为什么有宇宙“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人类的探索从未停止。 新课讲解 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航天人观察 (在太空中)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人们从古至今对宇宙的观测、探测是从什么手段开始的? 新课讲解 结合课本上及课前收集的信息,谈谈现代人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始于哪种探测手段?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二、人类探索永无止境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