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4·贺州学业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2.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2024·常州学业考)我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衡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西电东送 B.兴建水库 C.防治污染 D.跨流域调水 (2024·济南学业考)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4、5题。 4.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5.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2024·海南学业考)2024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屿 B.台湾岛位于我国南海 C.我国海岸线长达2.2万千米 D.台湾海峡是我国内海 7.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 A.大量砍伐红树林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 8.(2024·临沂学业考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 图1为我国地形地势图,图2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3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西部地区多分布 (地形类型),东部主要分布 (地形类型)。 (2)我国地势特点是 ,这样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进入内陆,形成 ;许多河流 (河流流向)注入海洋,沟通东西,加强沿海和内陆的联系;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资源丰富。 (3)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4)草地主要分布地区是 ,位于年降水量 mm以下的 (干湿地区)区。 (5)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两大湖泊分布区,保护湖泊意义重大。请说出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综合考查点:局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9.(2024·呼和浩特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 差异的气候 原因 单位调 水量 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2)相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而言,中线工程的优点有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河谷变成美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其农业区位发生的变化有 。 (2024·湘潭期末)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完成1、2题。 1.下列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该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