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嗜学(shì) 逾约(yú)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iá) B.皲裂(jūn) 媵人(yìng) 加冠(guàn) 俟其欣悦(sì) C.烨然(yè) 绮绣(qǐ) 缊袍(yùn) 持汤沃灌(wò) D.容臭(chòu) 冻馁(něi) 拜谒(yè) 以衾拥覆(qīn) 2、找出剧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 (3)与之论辨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余幼时即嗜学 余F:_____ 即F:_____ (2)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_____ (4)计日以还 计F:_____ (5)弗之怠 弗:_____ 怠:_____ (6)走送之 走:_____ (7)不敢稍逾约 稍F:_____ 逾约:_____ (8)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F:_____ (9)既加冠 既:_____ (10)益慕圣贤之道 益F:_____ 道F:_____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腰白玉之环 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2)手自笔录F 原意为: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3)不敢稍逾约 原意为:约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 5.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因得遍观群书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不敢出一言以复 兴复汉室 C. 当余之从师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足肤皲裂而不知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6.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B. 久而乃和 乃石性坚重 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是可谓善学者矣 高可二黍许 7.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作者的求学经历,是按照时间的线性来叙述的,总体上突出了“成长的经历”,其间又有多个静态的场景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 第1段写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自己“问学的甘苦”,百里求师时“立侍”“俯身”等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卑微的求师态度。 C. 第3段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写当代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强调了专心学习的必要性。 D. 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十分严密紧凑。作者先从自己谈起,由己及人,最后点出赠别的题意,避免了一般赠序文章直露生硬的缺点。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9.5. 默写。 (1)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 (2) ,言和而色夷。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这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4)《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认为诸生“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重要原因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