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卷 三、 单项选择题 。 (17小题,每小题2分,共 34分 。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 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5.下列是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相关图片,这表明这一时期该地区 ( )。 图 1: 石锛 图2: 鱼骨钩 图3: 陶纺轮 图 4: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A.出现农耕定居生活 B.气候湿润水网密布 C. 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16.《国语 ·郑语》 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只有尊重彼此之间的差 异,并保持和谐、 协调的关系,才 能使事物的发展“生生不息”,否则,将 会阻碍其发展,甚至陷入停滞状态。 下列与该观点相近的是 (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 所非,必 皆非之 C.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17.“秦、 汉以降,祚 (国运) 不永 (长久) 于商、 周; … … 郡县者, 非天子 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 作者认为郡县制 ( )。 A.强化中央集权 B. 保证国家稳定 C.降低行政效率 D.不利王朝延续 18.“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作者认为藩镇 割据 ( )。 A.促进国家强盛 B. 有利经济发展 C. 加强内外联系 D.造成社会动荡 19. 有学者描写宋代泉州:“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 胡椒、 珍稀木材、 海货以及舶来的食物与药品 (比如海参与燕窝) 纷至沓 来; 陶瓷、 丝织品、 钱币和其他金属制品流溢而出。”这反映了 ( )。 A. 民族交融推动榷场贸易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D.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0. 1637年,《天工开物》 首次出版, 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 的所有生产、 加工部门。 该书在欧美陆续传播,发行了十多个版本并享有 巨大声誉。 这说明 ( )。 A.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B. 政府重视理论创新 C.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欧美重视技术发展 2025年初三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道德与法治、 历 史 (合卷) 第 9页 共 14页 21.《新安县志》 记载 1859年英国测量船非法进入大鹏湾, 当地渔民自发驾船 驱逐。 该事件反映了 ( )。 A. 民众自发捍卫国家主权 B. 政府积极维护海疆权益 C. 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繁荣 D.洋务运动培育海权意识 22. 抗战时期,西安秦腔剧团改编《血战台儿庄》, 重庆话剧界排演《放下你的 鞭子》, 这些文艺活动 ( )。 A.推动地方戏曲全国传播 B. 激发民众抗战爱国热情 C. 促进全国文艺形式统一 D.体现戏剧表演技术革新 23. 据 《广州民国日报》 记载:“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西关,骑楼廊下悬挂着 绸缎庄的幌子与霓虹灯招牌交相辉映,茶楼里粤曲悠扬却混杂着留声机的 西洋乐声,长衫老者与西装青年同坐一桌品茗。”这反映出当时广州 ( )。 A.西方文化主导社会生活 B. 地方本土特色被消除 C. 新、 旧并存的社会风貌 D. 社会阶层壁垒被打破 24. 1950年春,河南汝南县老君庙村18户农民成立互助组。 该组采用“换工 互助”模式,农忙时集中劳力抢种抢收,农 闲时合作兴修水利, 使水稻亩 产从 100公斤增至180公斤。 至 1953年,汝南互助组增至6697个。 这种 模式 ( )。 A.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尝试 B. 为生产关系变革提供了借鉴 C. 加速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D. 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25.《汉谟拉比法典》原刻于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 汉谟拉比王权的浮雕,下部为法典条文。 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 A.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C. 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D. 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26.《神曲》炼狱篇第 16章伦巴第人马可:“你们活着的人, 都把原因归诸天上 的星辰,好像它们必然带动一切。 其实,若真如此,则你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