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035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共两课时)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16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课时
  • cover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坝 ”“汉 ”“艳 ”等 10 个生字,能够书写“晨 ”“绒 ”“读 ”等 13 个字,能够认读“早晨 ”“穿戴 ” 等 21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圈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自己的学校的不同之处,能借助提示描述自己学校中的某个场景。(难点) 【教学过程】 【第课时】 一、辨识民族,明“新”意 1、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我们很陌生的词语。板书出示: “傣( dǎi)族 景颇( pō)族 阿昌族 德昂( ánɡ)族” 3、带拼音指名读,去掉拼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4、认识四个民族,出示图片,师简单介绍。 ①出示四个民族图片及名称,师引读四个民族名称。 女子穿长筒裙子,过泼水节。这个民族叫?———傣族 头戴高帽子,女子胸前挂银色项链,挂坠,男子喜欢穿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彩色小绒珠。这个民族叫?———景颇族 头戴圆帽子,有的帽子是用很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的,前面用鲜花点缀。这个民族叫?———阿昌族 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这个民族叫?———德昂族: ②齐读:“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③不同的民族,他们——— 出示“穿戴不同 打扮不同 服装鲜艳 绚丽多彩” 生读。 5、读到新鲜的词语,我们发现背后有陌生的事物。出示“新鲜的词语 陌生的事物”,生读。 二、初读课文,寻“新”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新鲜的词语。提醒孩子,“新鲜“指没见过的词。 2、交流: ①、根据学生回答并且板书: 铜钟 凤尾竹 绒球花 太阳花 绒球花 松鼠 坪坝 边疆 摔跤 跳孔雀舞 ②、理解词语: ★看课文插图了解“绒球花”、“凤凰花”、“太阳花”、“铜钟” ★指导“坪坝”:“ 坪坝指的是什么呢,看这两个字的偏旁,能推测它指的是一个地方。再借助工具书,知道它指的是平坦的场地。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堤坝”、“大坝”。 ③、这些都是在大青树下小学看到的事物,齐读词语。 ④、根据词语揭示“不一样”的类型。 ★课文中有那么多新鲜的词都是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看到的事物,和我们学校看到的事物不一样。在他们学校可以看到?学生读“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在我们学校看到什么族?大青树下的小学,什么和我们不一样? 板书:同学不一样,生齐读板书。 ★齐读左边板书的词: 铜钟 凤尾竹 绒球花 太阳花 绒球花 松鼠 坪坝 边疆 思考,什么不一样?板书:环境不一样。 他们在哪里?边疆。他们在哪里?坪坝。 ★这群小学的学生下课玩(跳孔雀舞,摔跤),活动和我们不一样。板书:活动不一样 3、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这些新鲜的词语,认识了一所学校,生读课题。有三个不一样,所以今后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关注新鲜的词语,因为新鲜的词语背后写的是我们不熟悉的事物。 三、寻“新”句 过渡:这篇课文不但词语很新鲜,而且他写的句子也很新鲜。 出示新鲜的句子1: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生自由朗读。 师介绍句子,句子很整齐,里面藏着队伍,每支队伍都有一个带头人。 2、发现新鲜奥秘。 ①这支队伍有一个领头人?哪个字?“从”,这个句子新鲜,它就像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告诉我们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有的住在“山坡上”,有的住在“坪坝里”,有的住在“小路的边上”。 ②仔细看,这里面还藏着一支队伍,它们也有一个带头人。指名读。带头人是?“有” 3、这样的句子新鲜,因为藏着整齐的队伍,生齐读。 过渡:这篇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