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5707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025春八下历史情境教学课件】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0242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外交,事业,发展,2025,八下
  • cover
(课件网) 统编八下历史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5年春八下历史情景教学课件嵌视频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大概念: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前课回顾 1 课堂小结 5 随堂练习 6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奉行 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前课回顾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 独立自主的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1.知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和中日恢复邦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3.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 学习目标 重点 纵横捭阖的中国外 交 天 团 耿爽 汪文斌 赵立坚 王毅 华春莹 新课引入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是重返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新知学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华民国政府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台湾当局“代表” 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的阻挠 被联合国排斥在外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中共董必武参会与签字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下名字 1.时间 1971.10 2.会议 3.内容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当局“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 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材料一: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材料四: 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求同存异”方针 正确的外交策略 4.原因 材料二: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影响 中美建交和中日恢复邦交 读材料,尼克松的态度为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1960年,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1.背景 (一)中美建交 国家 利益 美 中 苏 美苏争霸 美国处于下风 美孤立中国 政策失败 中苏关系恶化 国家利益 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决定国与国关系的根本因素应该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 美国对中国进行孤立、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