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光谱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2.知道电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具有量子化的特征(能量不连续),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 3.知道电子的运动状态(空间分布及能量)可通过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模型来描述。 1.通过认识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辨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结合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能论证证据与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体会在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科学探究中经历基于实验证据建立、优化甚至是重构模型的过程,既需要严谨的科学推理,又需要大胆的科学猜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803年 道尔顿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1926~1935年 汤姆孙 卢瑟福 波尔 薛定谔 提出原子 确认电子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面包模型 行星式模型 分层模型 现代电子云模型 提出电子分层运动 提出电子没有确定轨道 确认原子核 发现质子 预测中子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 在元素概念下原子最小。原子有复杂的结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元素周期律找到了理论根据。如原子半径、化合价、电离能和电负性等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因而也呈现周期性。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1920年,丹麦科学家波尔在氢原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原理 开启了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篇章 1925年以后,波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 理清了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复杂的原子光谱得以诠释。 1936年,德国科学家马德隆发表了以 原子光谱 事实为依据的完整的 构造理论 【旧知回顾】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组成的,核外电子是_____排布的;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_____,越远的电子,能量 。 核外电子 分层 越高 越低 一、能层 定义: 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 能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符号 最多可容纳电子数 注:①第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②能层越高,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E(N)<E(O)<E(P)<E(Q)。 【思考】同一能层的电子,其能量是否一定相同呢? K L M N O P Q 2 8 18 32 50 72 98 同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可能不同,又将能层分成不同的能级。 (1)分类依据: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 ,还可以把它们分成 。 不同 能级 (2)符号:任一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依次称p、d、f、g…… 1s 2s、2p 1 2 3s、3p、3d 3 2. 能级———电子亚层 注意: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n代表能层) 2.能级 第一能层__个能级,即____ 第二能层__个能级,即_____ 第三能层__个能级,即_____ N层 M层 L层 K层 同一能层各能级能量越来越高 能级 能量越来越高 能层 能层是楼层 能级是楼层的阶梯 1.一个能层的能级数与能层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以s、p、d、f为符号的能级分别最多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3d、4d、5d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3.第五能层最多可容纳多少个电子?它们分别容纳在几个能级中?各能级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提示:以s、p、d、f为符号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二倍。3d、4d、5d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提示:第五能层最多可容纳50个电子;5个能级;各能级最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