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6548

【大单元整体教学】苏教版新版一下《数学连环画1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教案)

日期:2025-05-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3840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教学,苏教版,新版,一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连环画》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数学连环画》单元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一学段中“数学连环画”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的经历,或述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表达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简单整理学过的数学知识,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记录自己的经历;能结合生活经验或者通过查阅资料,编写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连环画中数学知识的意义及蕴含的数量关系,能理解他人数学连环画中的数学信息及关系,学会数学化的表达与交流。”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与一年级下册已学数的认识(如 8、79、23、38 等数 )、简单加减法等知识紧密相连,像购物找零等场景能巩固加减法运算应用;同时涉及分类(如整理小书橱时图书分类)等知识,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将抽象知识融入生动生活情境,促进知识内化与灵活运用。 本单元围绕 “数学连环画” 展开,涵盖从发现数学信息、分享生活数学故事、创作数学故事画到班级交流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捕捉数学信息,如时间(8点、8点半 )、钱数(38元)、公交车线路(23路)等,培养观察与提取信息能力;鼓励学生交流生活中数学经历,加深对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通过绘制数学故事,锻炼创意表达与逻辑思维;在班级分享和评价环节,提升语言表达、倾听和鉴赏能力。 (三)学生认知情况 知识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数字、图形,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实践和引导来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故事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或图像辅助。 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小组合作经验,但在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学习热情。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经验,如购物、数数等,但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些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梳理和提炼。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学生能够从生活故事中准确提取如数量、价格、时间、位置等数学信息,熟练运用已学的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简单计算。 2.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问题,提升数学表达能力 3.通过分享、交流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生活现象。 4.在绘制数学故事连环画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5.通过小组交流和班级分享,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评价他人作品中提高鉴赏能力。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挖掘数学信息,理解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并能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 2.掌握绘制数学故事连环画的方法和步骤,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将数学故事通过画面和文字展现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将复杂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在数学表达和交流中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思路。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