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6711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对标考点:村落、城镇与居民生活(含解析)

日期:2025-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812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城镇,解析,生活,居民,高考
  • cover
2025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村落、城镇与居民生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 A. 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B. 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 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 D.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如表是欧洲各国城市发展中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国家(   ) 时间 事件 1848年 英国制定《公共健康法》,针对人居环境恶化,提出管控城市卫生状况与消防隐患 1867年 希腊颁布《国家城市规划编制法》,将城市规划纳入法制系统 1913年 法国颁布《文物古迹保护法》,明确了城市建设中建筑遗产的地位与作用 A. 城市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B. 城市管理职能日趋制度化 C. 环境污染加剧了社会矛盾    D. 市民的居住条件普遍改善 3.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19世纪30年代的霍乱疫情最终使英国政府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城市治理政策,以1848年《公共卫生法》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开始干预城市发展,进入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这说明当时英国() A. 疫病流行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B. “城市病”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 以干预主义应对城市化问题 D. 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4.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 A. 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 B. 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 C. 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 D. 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 5.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照《周礼》记载的“左祖右社”的礼制,在兴国寺的遗址上辟建为社稷坛。明清两朝皇帝或遣官在这里举行过1300余次祭祀活动。1914年,北洋政府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后为纪念孙中山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这说明近代中国 A. 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 B. 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 C. 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D. 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6.1926年,广州市公用局就马路电钟的预算与安装做出规划,因“机件太劣”而决定“向外商订购电钟”。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装设的电钟并未如期发挥功用。1930年,广州市公用局又购入新设备以图改进并被市政府迅速核准。此后,市政府与参事室、公用局及西门子电机厂等围绕此事展开多轮商讨,最终决定将其尽数拆除而改装交通灯。这说明 A. 政权地位影响城市发展 B. 近代化建设速度加快 C. 民众公共意识逐渐增强 D. 开埠城市的辐射效应 7.战国至秦汉时期,村落依然是“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的居住共同体,又是“守望相助,百姓亲睦”的生活共同体,还是“四邻并结”“倾盖社场”的信仰共同体。但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一些农民“好田野邑屋”“强耕而自以为落”。该时期的这一变化(  ) A. 体现集聚型村落已失去根基 B. 说明村落是地缘外壳和家庭内核的组合 C. 印证了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 D. 折射出宗法血缘观念和土地制度的变化 8.西周时期形成了城邑规划的“营国制度”,城市规划和建设遵循严格的礼制。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在规模、数量、布局及设施方面都突破礼制,出现僭越现象,城市功能从“卫君”向“盛民”发展。这反映了() A. 时代变革影响城市发展 B. 城市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