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7569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6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cover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前解析】 关注主旨:《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及其富有儿童情趣。 关注配图: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能够发现段落中的关键句。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写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 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策略】 1.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2.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与理解。 3.美读训练法。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 4.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课文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5.积累运用法。在朗读、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挑选喜欢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摘抄了哪些词句,让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上周的学习中,我们跟着课本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望天门山》一诗中,我们跟随着唐朝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在晴天和阴天时呈现的不同风姿,《洞庭湖中》一诗中,我们看见了刘禹锡描绘的秋天月下的洞庭湖美景。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些地方,那今天我们来继续游览海南省三沙市的西沙群岛。 (设计意思: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这些地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新的游览地点———西沙群岛,学生可以继续遨游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板书:(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预备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乘坐轮船驶入西沙群岛,首要来了解它,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初识西沙群岛。 教师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