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7574

2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共两课时)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81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读不完的大书,教案,课时
  • cover
22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 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 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天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下半部分的“头”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 4.引导读题: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 不仅 麻雀 盘旋 敬佩 春笋 几寸 一副 秋高气爽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正音:“姿”“笋”“寸”是平舌音,“爽”是翘舌音。“姿”“态”“梨”提示学生分别借助声旁“次”“太”“利”记忆字音。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副”易与“幅”混淆,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幅”作量词时,主要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副”作量词时,主要用于成套的东西、面部表情、人的样子、嗓音等。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 ①出示: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②“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 三、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好玩” 1.大自然有无穷的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我”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好玩的东西? 预设:天空、大地、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3.理解省略号。 提问:大自然中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用了省略号) 教师明确:省略号,强调了大自然还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4.感受大自然带给“我”的乐趣。 提问:第1自然段中那个词概括了所有好玩的东西?(世间万物) 教师引读:世界万物,不仅———(学生接读),还让人———(学生接读)。 教师小结:最后一句话点明了大自然中的事物有着“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的特点。 (二)寻找作者眼中的大自然 (1)作者一直在看大自然这本书,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呢 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一圈。 (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梳理总结: 第二自然段:麻雀、老鹰、蚂蚁 飞鸟昆虫 第三自然段:花草 五自然段:果树、竹子、棕榈 树木 (3)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三)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好玩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1.过渡: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第2自然段当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作者写了哪些好玩的飞鸟、昆虫?在作者笔下它们是什么样的呢?圈画相关句子。 3.学习写飞鸟的语段。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