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字母表的字母。 2.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3.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学习字词。 教学难点:学会自主识字,会读短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 2.复习字母表,找到正确的大小写字母。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复习巩固语文园地一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正确认读词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二、学和用 一:识字加油站 借助拼音读一读词语。 认读二类字 2注意读准识(1)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换一换。 3.学习生字:写、认 二:字词句运用 (一)找一找,连一连。 1.先回顾汉语拼音字母表。你能不能背下来?(板书:汉语拼音字母表) 2.要想记住这些大小写字母的写法,我们可以比较大小写字母的异同: 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哪几对大小写字母差别很大 3.“找朋友”游戏。 (二)读一读,想一想。 1.读一读,看一看,这左边一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 左边一组字是含有 “日”的字,上面的“星、早”两个字中“日”在上面,“明”字的“日”在字的左边,而“阳”中“日”在字的右边。可见,“日”这个字和其他部件组成生字时,可以在字的上边、左边、右边。 (2)左边的一组字都和什么有关?(和时间有关) 2.读一读,看一看,这右边一组字有什么特点? (1)而右边的一组字都是含有“寸”的字,可见,“寸”和不同的部首或合体字可以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样。 (2)识记右组生字 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如“过”字去掉一个走之,加上一个日字旁,就是“时”。 三:认读词语 1.教师出示书上的词语,让学生认一认里面的字。 2.读读生字词,你发现这些字在哪里见过吗 读词语。 认读二类字。 识记二类字。 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比较大小写字母的异同。 连一连。 学生观察,说说发现。 识记生字。 9.学生谈谈,展示自己自学的生字。 把话说完整。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2.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复习巩固语文园地一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表。 熟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将《快乐的节日》读通读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二、日积月累 1.释题质疑。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2.初读课文。 自读古诗。 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3.借助画面,理解诗意。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 学生质疑: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2.老师问,学生回答,要把话说完整。 3.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听老师范读, 2.学生交流:听老师读完,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学生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