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联考物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的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 1,在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春季油菜花盛开时,游客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空 气中不断扩散。同时,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液面上做无规则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 灯 的是 , A.花香扩散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温度越高,扩散越慢 长 B.花粉颗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油菜花分子的直径约为106m,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B D.无风时,花粉颗粒会逐渐停止运动 都 2.在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瀑布飞溅的水珠在空气中形成水雾,水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决定了水的表面张力等特性。如图所示为两个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棉 力F随分子间距r变化的示意图,其中r。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r。时,分子势能最大,分子力为零 諒 B.当rr。时,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单调增大 D.瀑布水雾中,水分子间距主要分布在r>r。区域 3.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海拔约800米,已知该区单位速率区间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域温度为20℃,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如图中实线所示(纵 轴表示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比,横轴表示分子速率)。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A.温度升高时,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分布曲线的 峰值降低 200'400600'800 /(m·s1) B.若该区域气压增大,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郭 C.速率越大的氧气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频率一定越高 D.若温度降低至10℃,分布曲线的蜂值会向右移动 【高二物理第1页(共6页)】 ·B1· 4.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瀑布从70米高处倾泻而下,猛烈撞击潭水,溅起大量水雾。在此过 程中,关于水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瀑布下落时,水分子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B.水雾形成时,水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C.水分子撞击潭水时,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使水温路微升高 D.水雾中的水分子由于速度加快,分子间作用力完全消失 5.在贵州毕节草海湿地,冬季湖面结冰时,科考人员发现冰层呈现规则的六边形晶体结构。而 湖边的塑料浮标在低温下变得脆弱易碎。关于这两种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塑料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B.冰和塑料都是品体,但冰的晶粒更大 C.冰是非晶体,所以能形成规则外形;塑料是晶体,所以会碎裂 D.冰和塑料都没有固定熔点,只是冰更透明 6.在贵州赤水丹霞景区,游客发现清晨的竹叶上凝结了许多露珠,近似为球形;而在景区特制的 防水涂层帐篷上,雨水则形成扁平的水膜。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竹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水与竹叶发生浸润,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 B.帐篷上的水膜铺开是因为防水涂层与水发生不浸润,表面张力使液面扩展 C.竹叶上露珠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 D.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相切,总是使液体表面积保持最大 7.在贵州乌江渡水电站的输电系统中,使用一台理想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进行升压输 送。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0,发电机输出电压为11k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0V B.若输出电流为500A,则输入电流为10000A C.当负载增加时,副线圈电压保持不变 D.变压器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