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 ———破解外交困局的中国智慧 ———破解外交困局的中国智慧 外交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行为体进行的交往活动。它是国家维护利益、促进合作、解决争端、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外交的核心在于通过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 外交的本质是“以智慧代替武力”,其艺术在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平衡利益与原则,寻求共赢。现代外交更注重软实力(如文化、价值观吸引力)与硬实力(经济、军事)的结合。经典案例如1971年中美的“乒乓外交”:中美通过民间体育交流打破冷战僵局,“小球推动大球”,促成中美关系的缓和。 知识拓展--“外交”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P81,指出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同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 材料研读二 背景:(国内)新中国经济军事落后,政局不稳。 (国际)美苏冷战,国际局势紧张。 以图说史 结合教材P81-82和图片,说说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及影响。 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先后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冲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 的外部环境 材料研读三: 1. 根据下面三种材料,指出建国初期外交出现的问题。 2. 为解决外交问题,中国提出了什么策略?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说:“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表格: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简表 年代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1950年后,中国外交陷入困境。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 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我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核心是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中国代表团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旋即引起巨大的国际反响。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知识,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主绘制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