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5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2024·新疆·中考真题)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 B.幕府统治的强化 C.大化改新的影响 D.明治维新的推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和所学知识可知,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所以,以上现象是大化改新的影响的结果,C项正确;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罗马扩张 B.城市自治 C.大学兴起 D.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大化改新开始,大化改新主要向中国学习,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经过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能体现“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D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3世纪西方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治城市,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随着经济的发展,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得花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4·广西·中考真题)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A.科技的发展 B.文学的兴盛 C.社会的转型 D.制度的革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气象、天文、地理等都属于科学技术领域,可以得出,“百年翻译运动”有助于阿拉伯帝国广泛吸收其他文明的科技成果,推动阿拉伯帝国科技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阿拉伯帝国吸收他国的科技成果,与“文学兴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阿拉伯国家的社会转型,排除C项;科技发展与制度革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4·河南·中考真题)12世纪,阿拉伯人的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医典》等传入欧洲,并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可见,古代阿拉伯( ) A.统治疆域辽阔 B.翻译事业兴盛 C.文化成就显著 D.大学教育普及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2世纪,阿拉伯人的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医典》等传入欧洲,并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可知,欧洲各大学将阿拉伯人的著作定为教科书,说明阿拉伯文化成就突出,影响世界,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文化成就,与统治疆域无关,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翻译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仅从题干信息无法说明阿拉伯大学教育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4·贵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