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79118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含答案解析:专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25906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答案,中华民族,专题,解析,汇编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歌曲《长城谣》唱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A 【解析】材料“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倾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激发了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很快占领东三省,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大难平地起”指的是九一八事变,A项正确;“大难平地起”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排除B项;“大难平地起”指的是九一八事变,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排除C项;“大难平地起”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日本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4·河北·中考真题)右面是《同胞快醒》的歌词。该歌词意在( ) 同胞快醒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 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 惨无人道,乱放无情弹。 死伤逃避,无辜多被难。 妻离子散,心伤肠断,毫无抵抗,尚被摧残。 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 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 A.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 B.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 C.呼吁广大军民,驱逐日寇 D.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歌词“暴日凶蛮,乘我灾荒祸患,死亡离散。违反公理,将我东北河山,任意霸占。”结合所学可知,歌词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根据歌词“同胞快醒!一齐荷枪实弹!同赴国难!决死一战,若不收回锦绣河山,誓不生还!”和所学可知,歌词反映了面对日军野蛮的杀戮和掠夺,呼吁广大军民,抵抗日军的侵略,驱逐日寇。由此可知,C项正确;鼓励北伐将士,消灭军阀,指的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与“暴日凶蛮”无关,排除A项;讴歌红军长征,会师陕甘,指的是红军长征,与“暴日凶蛮”无关,排除B项;主张国共谈判,和平建国,指的重亲谈判,此时,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与歌词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天津·中考真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35年”,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策动“华北五省自治”,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年到1927年,排除B项;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时间是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河南·中考真题)下表列举了我国近代青年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据此可知,他们( ) 时间 重要活动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931年9月26日 上海各大学51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愿,要求驱逐日军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A.伸张正义,乐于助人 B.关心时局,勇担使命 C.积极行动,投身改革 D.勤于学习,追求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