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校历史社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一座我国古代青铜器作坊。同学们在虚拟场景中看到以下景象:工匠们使用“泥范铸造法”制作巨型方鼎,鼎身布满纹饰,鼎腹内壁铸有铭文记载王室祭祀活动。这一场景最可能反映是( ) A. 夏朝中晚期 B. 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之际 2. 西汉初期,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规模远超中央政权,严重威胁西汉王朝统治。为应对这一局面,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延续郡国并行制,平衡地方势力 B.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C 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员 D. 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 3. 下表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内容是( ) 资料类型 内容 视频 《北民南迁与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 文献 《我国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 图片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南朝青瓷莲花尊 A. 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B. 南方农业的进步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4. 有学者认为,宋朝的文人普遍比唐朝的文人有学问,其关键因素是宋朝文人享有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料。这主要得益于( ) A. 造纸术在汉代的普及 B. 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 C. 科举制度在宋朝的完善 D. 宋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5. 康熙帝命焦秉贞绘制《耕织图》并亲自题诗,雍正、乾隆两朝又多次摹刻并在民间推广。材料反映出清朝( ) A. 耕作技术出现重大变革 B. 粮食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C. 宫廷绘画取得成就 D. 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6.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废止跪拜,革除“大人”“老爷”的称谓。这些法令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是( ) A. 男尊女卑 B. 自由平等 C. 科学民主 D. 自强求富 7. 实践证明,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 B 红军接受改编并加入国民党阵营 C. 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D. 国内民众要求建立联合政府 8.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提到“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指的是( ) A.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 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个城市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1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里的“伯里克利时代”是指( ) A. 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迈出了法制建设第一步 D.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11. 中世纪西欧的庄园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 B. 有利于城市自治的形成 C.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带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2.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约克镇战役 C. 萨拉托加大捷 D.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13.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中写到:“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