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292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课件(共5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89803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公元前1500年左右 公元前6世纪 2-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1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雅利安人进入 南亚次大陆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定型 日本形成 天皇制度 日本诗歌集《万 叶集》完成 日本逐渐 形成武士道 印第安文 化衰落 佛教 产生 印度教开 始兴起 朝鲜半岛的居 民修建瞻星台 日本小说《源氏物语》成书 朝鲜半岛的史书 《三国史记》完成 时空坐标 目录 第一章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美洲印第安文化 习题检测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古代印度文化 第一章 一、古代印度文化 (一)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约公元前2350-前1750年,为青铜时代文化。 哈拉帕文化时期 列国时代 公元前600-前400年,列国分立、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佛教诞生。 笈多王朝 公元320-500年,印度实行中央集权制,《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编成。 吠陀时代 公元前1500-前6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 孔雀王朝 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古印度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 提示:印度河和恒河为早期印度居民生存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农业灌溉条件。 吠陀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500一前1000年间,一部印度-雅利安人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形成了。“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梨俱吠陀》与后来三部吠陀被后世合称为“四吠陀”。它们是古代印度祭司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后来,人们把“四吠陀”反映的时代称为“吠陀时代”。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用来书写这些典籍。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 历史纵横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章文字”对印度文化的意义 是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象征着印度文化的历史悠久。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教材26页 ▲ 印章文字 1.文字:印章文字、梵文 (二)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后来,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用来书写这些典籍。 ◎梵文 哈拉帕文明 印度的“印章文字”,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 一、古代印度文化 雅利安人南迁 雅利安人自称“出身高贵的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制度与宗教 一、古代印度文化 婆罗门教是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主要经典:四《吠陀》 核心教义:种姓制度 三大纲领:吠陀天启 祭祀万能 婆罗门至上 (1)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也是现在印度主要宗教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 梵天是作为最高灵魂梵创造力的化身,也是第一个被梵创造出来的神,长着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 2.制度与宗教 一、古代印度文化 ◎创造之神—梵天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