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四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下图这种制度是(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C.日本中央集权制度 D.古罗马的行政架构 C 2.日本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建筑格局模仿了我国唐朝长安城的格局,整个构架犹如棋盘一样中规中矩,道路分布均匀且笔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的实现 B.大化改新的推行 C.武士力量的增强 D.幕府统治的出现 B 3. 历史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历史。下列表格最合适的主题是( ) A.社会变革 B.经济发展 C.中外交流 D.科技文化 A 历史 时期 公元前 4世纪 5世纪 7世纪 11世纪 历史 事件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推 行汉化政策 日本大 化改新 王安石 变法 4.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贸易繁荣,与中国往来频繁。今天伊朗的赖伊、内沙布尔,伊拉克的萨马拉城,都发现了大量唐朝时期的青白瓷器,在西安与新疆的古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阿拉伯国家的金银货币。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人口密集 B.贸易发达 C.港口众多 D.疆域辽阔 B 5.(2024·湖北武汉)九(3)班开展历史主题辩论会,正方辩手准备了下列论据材料。由此判断,他们陈述的观点是阿拉伯帝国( ) A.注重法治建设 B.垄断亚非欧贸易 C.建立国际秩序 D.沟通东西方文化 D 数学:将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改造成“阿拉伯数字”,并传入欧洲 文学:《天方夜谭》生动反映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 医学:《医学集成》总结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知识,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6.[跨学科·地理]下图是某古代帝国商业活动示意图,据图可知( )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B.西罗马帝国时期对外贸易繁荣 C.阿拉伯人推动奴隶贸易的繁荣 D.阿拉伯人见证了传统商路兴衰 A 7. 古代亚洲多个国家经历了封建时代。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江户。 改正: 【 】(2)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实际上把持国家大权。 改正: 【 】(3)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改正: 【 】(4)1258年,日耳曼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改正: “日耳曼人”改为“蒙古人” × √ “天皇”改为“幕府将军” × “江户”改为“镰仓” ×(
课件网) 主题一 古代亚非文明 命题点1《汉谟拉比法典》 1.(2024·安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B 1.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A 2.(2024·滁州二模)如图所示,图1为古埃及出土的纸草文献残片,记录了胡夫在位期间,官员梅勒和数十名水手日复一日地将石灰岩从尼罗河东岸运往修建金字塔的工地;图2为胡夫金字塔。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这两则材料的史学价值是( ) A.证明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B.不同史料可以相互印证 C.文字史料价值高于文物 D.文物更有利于历史保存 B 3.(2024·湖北)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C 4.(2024·广东)下表为世界古代史上两个早期国家的统治手段简况。据此可知,两者的共性是( ) A.城邦体制成熟 B.实行民主政治 C.神权色彩浓厚 D.采用奴隶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