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命题点 1 建设成就 1.(2024·安徽)下图是1956年的一幅宣传画,描绘了纺织工人生产的场景。该作品( ) A.宣传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表达了人民工业建设的热情 C.展现了农业合作化的成就 D.揭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B 2.(2023·安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 A 3.(2020·安徽·第17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 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根据材料,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2分)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 4.(2021·安徽·第16题节选)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王进喜于1960年率队参加胜利油田建设大会战,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改正: “胜利油田”改为“大庆油田” 命题点 2 时代楷模 × 1.1954年,陈云在谈论“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时指出,我们要么暂时减少消费,以便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要么尽其所能地扩大消费,使我国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选择后者。其论述旨在强调当时( ) A.人们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B.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实行计划经济具有合理性 D.经济建设要注重改善民生 C 2.(2024·湖北)下图是我国美术工作者1955年创作的宣传画,画面描绘了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开展劳动竞赛的场景。该画反映了( ) A.工业化目标激发的建设热情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喜悦 C.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的自豪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骄傲 A 3.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C 4.[劳育]下图是1956年发行的宣传画,其标语为“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产丰收”。据此推断,当时( ) A.土地改革顺利地起步 B.抗美援朝得到了保障 C.农业集体化火热开展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 5.(2024·山东临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实行这一“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 A.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经济发展 B.通过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C.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D.在全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6.[历史解释]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