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学业质量阶段检测试题 历史 第I卷(共50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亡陈朝,中国重归统一。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 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 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 2.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工程,在第38届 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工程 A.开凿于隋统一全国之前 B.以长安为中心贯通南北 C.使隋朝的统治日趋稳固 D.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3.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朝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 一助成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C.推动了教育发展D.扩大了选官范围 4.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大食金币 波斯金币 东罗马金币 开元通宝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5.易中天在他的《安史之乱》一书中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 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则一点点积蓄力 量…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材料中的事件 A.推动了藩镇割据的形成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D.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6.据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作为嫁妆,更有 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试卷第1页,共6页 A.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 B,使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的称号 C.激化了唐朝与吐蕃的矛盾 D.实现了中央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7.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 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近 辽 五代十网 南来 北 北宋 ① ② ③ ④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8.唐玄宗年间,鉴真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的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 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这一事件的背景是 A.唐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的手工业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9.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 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这说明《大唐西域记》 A.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 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 C.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 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 10.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绚 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A.交流与传播 B.传承与创新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11.下列是某班同学举办图片展时整理的一组图片,请为该组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耧车 翻车 曲辕犁 筒车 秧马 A.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农业的产生 C.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 D.推动农业生产的工具 12.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大量的唐诗反映时人并吞四海、投笔从我、立功塞外的志向。 如初唐时期“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唐时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 各种边塞诗,如“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据此可知,唐诗 A.侧重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B.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C.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D.以蔑视权贵为主要内容 13.依据时序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