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训练 历史试卷(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玉器,贯通华夏血脉,承载文明基因。考古学家在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遗址中,分别发现了造型独特的玉猪龙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如下图),两者均雕刻精美,反映了当时的祭祀礼仪。此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地也出土了类似的玉制礼器。这些发现最能说明中华文明起源 A.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 B.多元一体特征 C.各区域独立发展互不影响 D.神权崇拜特征 2.方升底面的40字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隗状)、绾(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大意是:天下一统,人民安定,全国推行商鞅既定的标准,代替列国复杂的量制。此铭文反映了秦始皇 A.统一六国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3.敦煌莫高窟第45窟壁画中绘有胡商牵骆鸵载货的场景(如图1),壁画中人物服饰融合波斯与中原特色。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如图2),其镶嵌工艺源自西亚,形制经唐朝改良后传入日本。《旧唐书》载:“开元初,大食遣使献马、钿带等,玄宗宴之殿中。”这些史料可共同印证唐代 A.重农抑商阻碍贸易 B.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互鉴 C.陆上丝路彻底中断 D.市民文化促进文艺发展 4.据《金史·礼志》记载,金世宗大定年间确立“三年一祭”大禹之制;《元史·顺帝纪》载,元朝曾于至正四年(1344年)和至正九年(1349年)两次修葺绍兴禹庙;《清实录》显示,康熙、乾隆南巡时皆亲赴浙江大禹陵祭祀。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举措共同表明 A.边疆治理的强化 B.政治联姻促进交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5.19世纪末,中国近代交通建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特点。李鸿章奏折的主张最能体现的是 奏请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以利开平煤矿运输。虽聘洋匠,然路权操之我手,机车亦购自英伦。 ———李鸿章奏折节选(1881年) A.技术引进与主权维护相结合 B.全面照搬西方铁路管理模式 C.排斥外国技术实现完全自主 D.以民间资本主导交通近代化 6.观察下图(1939年上海电车线路图,停运线路以虚线标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当时电车线路部分停运的最可能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军阀混战导致交通瘫痪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列强侵略中断市政建设 7.美国学者约翰·W·刘易斯在著作中写道:“1964年秋,中国西北的戈壁滩上升起的蘑菇云,使这个国家迅速跻身核大国行列,极大改变了冷战时期的战略平衡。”这一描述反映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8.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智慧运用于外交实践。此举直接推动了 A.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9.文艺复兴时期倡导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其核心精神之一是“发现人”。有学者指出,这一精神直接继承了某位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探索。这位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但丁 10.下表列出了美国城市交通发展情况,出现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1888年 美国第一个城市电车系统在里士满营业 19世纪最后10年 没有交通运输网,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是不可能发展的 1895年 美国城市有轨电车达850条线路,里程超过1万英里。随后10年电车运输里程增加了2倍。电车使人们生活半径从“步行城市”的2.5英里延伸到6英里以上 1890-1910年 美国从每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生活在城市发展到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 A.美国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