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7138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5979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PPT,17张,课件,散步,6课
  • cover
(课件网) 1 2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研读入境,把握主旨 美点寻踪,品味语言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4 目录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习任务 1.检测预习,介绍作者。 此文写于1985年,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预习任务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嫩芽 霎时 拆散 熬过 分歧 水波粼粼 nèn shà chāi áo qí lín lín 散步的季节? 散步的地点?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2.据抢答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快速抢答: 研读入境,把握主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并说说你听读的感受。 听读课文,进入情境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 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参考资料 莫怀戚在谈到本文的写作契机时说:“《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 所以注定了它的抒彩, 因我不善写诗, 它就成了散文。”“切入角度:强化‘生命’, 淡化伦理, 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 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 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 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读尾段 2.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表面——— 深层——— (夸张) 扶老携幼 中年人 善待衰老的生命 爱护幼小的生命 人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读责任 读写法 小 事 中 心 以小见大 散 步 尊老爱幼 读主旨 3.对于课文的主旨,可以有哪些理解? ①家庭的温馨 ②温暖的亲情 ③儿女的孝心 ④中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⑤生命的美好 ⑥人生无处不在选择 积累美句 4.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积累美句 1.有的浓,有的淡。 2.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文章小结 本文记叙了祖孙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