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9.2维护社会公平 主备人 备课地点 523办公室 时间 6.3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加深理解公平的内涵,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初步学会关于公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增强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感,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重点 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难点 理解公平的相对性;自觉培养公平合作意识。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做游戏导入新课 1、游戏内容:男女掰手腕。游戏形式:团体,男生5人,女生5人 2现场采访:男队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女队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师:大家都觉得不公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这场游戏变得公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维护社会公平》(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103-P106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内容 1、为什么要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 2、怎样理智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制约我们对公平的判断的因素是什么? 4、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怎样树立这种意识?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 1为什么要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 (1)出示我国古代三次农民起义关于公平的口号 思考:①不同时代的农民起义的口号都共同体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②同样的追求,口号却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2)理解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①新学期开学伊始八年级2班的部分同学要求老师从新调整一下座位,怎样排座才公平。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有没有绝对的公平? ②出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一段话,进一步理解 结论:公平具有相对性,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3)思考:既然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放弃对公平的追求? 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公平,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2、怎样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河南信阳一位农民工到北京工作,到沙场工作三个月后工厂倒闭工资未领到。 学生思考:这位农民工应该怎么办?学生出主意后,师出示几种不合理的解决方法。结论: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材料:在家看电视或者上网超过时间就会受到父母的批评,父母看电视或者上网却不受限制,这不公平! 上周好几个同学都没有完成作业,可老师就批评了我一个人,太不公平了! ①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 ②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答:是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③他们该如何面对? 结论: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周一下午,我校初二、1班中学生小李和小陈训练完足球后回家,走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巷子里的时候,看见一个社会青年拿着一把水果刀威胁着自己的同学小马,让他把身上所有的现金以及值钱的物品拿出来。这个时候他们应该……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根据上面的分析,请总结回答:怎样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 (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为了迎接全旗中小学足球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