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8088

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课件,学案,教案,三份打包)

日期:2025-05-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16862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无线电波,发射,接收,课件,学案,教案
    (课件网)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第3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交流内容 一 二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三 四 学情分析 学习重难点及教学流程图 五 六 板书设计 七 教学活动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本节课是高二物理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位于《电磁场、电磁波》章节的倒数第二节,是学生掌握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后的一节应用课。本节课容量较大,且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掌握好本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日后走入社会,真正运用物理知识非常重要。本节在电磁波的基础上具体讲解了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希望学生通过对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原理的了解,体会科学知识是如何在技术中实现,进而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本节涉及一些专业技术名词,如“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等,这对初学者容易造成混乱,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和识别。然后以电视作为实例,简要介绍了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和接收的过程。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必修册物理知识内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但学生所学知识是片面的、浅层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由于在生活中电视信号的传播越来越依靠卫星传输和有线网络传输,因此没有再详细介绍地面无线电视信号传播的具体过程,而只是从整体进行了简单介绍。本节主要是联系实际的知识,教学中只要求简单介绍原理,使学生有大致的了解即可,不宜分析太细。对无线电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阅读有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组织课外讲座或小组实验,从而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特长。 二、学情分析 1. 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的概念及 其相互关系, 并能解释无线电波发射、接收的过程; 2. 了解电视广播的发射与接收的原理与过程; 3. 领会高频电磁波在无线电发射与接收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知道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无线电波传播的各种概念辨析。 四、学习重难点及教学流程图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对应目标达成 任务1 无线电波的发射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观看电视台发射电视信号的信号塔效果图。思考为什么要建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呢?这是为了接受信号,也就是电磁波。进一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有关? 让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无线电通信以及航空航天的自动控制和通信联系,都离不开电磁波。 五.教学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活动)内容表述 设计意图与 对应目标达成 任务1 无线电波的发射 教师活动:让学生思考,在普通的LC振荡电路中能否有效发射电磁波?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改造普通的LC振荡电路,才能使它能够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总结:要向外有效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要满足如下条件:1.足够高的振荡频率;2.电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开放),就可以有效地把电磁波的能量传播出去。 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及开放电路的结构和特点,体会归纳推理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能量辐射出去。 第一: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振荡电路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就越大。 1.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条件和方法 ①减小电容C:增大板间距d,减小正对面积S ②减小自感系数L 振荡电路变为成为一条导线 开放电路 开放 开放 天线 地线 天线和大地构成一个巨大的电容 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