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8770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课件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77586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课件网) 3 古诗三首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 除夕 寒 食 [唐]韩翃 hónɡ ①寒食: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②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 ③寒食节风俗:家家禁烟火。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大历十才子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寒 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shí chù yù ɡōnɡ chuán sàn hóu 寒 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指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春天 京城、御花园 飞花、东风、柳 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春风轻拂,宫中的柳树随风舞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用汉朝皇宫代指唐朝皇宫 指天子宠幸之臣 日暮 皇宫、五侯家 传蜡烛 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飞”字好在哪里? “飞”具有强烈的动态感,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飞花”是典型的暮春景色,巧妙地点明了时间。 “无处不飞花”即“处处飞花”,诗人为什么不用后者? “无处不飞花”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小练习 1、缩句。(缩到最短) 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木匣(里)盛(着)东西。 2、(1)冬天皂荚树落光了叶子(把字句)。 (2)水手从河底捞上了铁牛(被字句)。 3、修改病句 (1)开会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  (2)读了这篇文章,我一次受到了很大教育。 4、按要求改句子 ①小鸟要走的消息传遍森林。(改为比喻句) ②小鸟凝视着江面。(扩句) ③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东风”和“柳”这两种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春风轻拂,柳树随风舞动。写柳树是为了写春风,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柳枝斜来间接感知。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诗人看到的是唐朝的长安城,为什么说“汉宫”?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诗人为什么写“传蜡烛”这件事? 寒食节的习俗 ———禁烟火 皇家的特权 ———燃蜡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轻烟”含有讽刺意味。 “散入”暗示权贵宠臣也受到皇家特权的恩典。 无处不飞花 东风御柳斜 长安城风光 (暮春时节) 寒食节所见 (日暮时分) 汉宫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以汉喻唐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tiáo jiǎo zhuó zhá zhù qì tì mò 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皎皎 明亮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河汉女 织女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 秀美 擢 伸出、抽出 素 白皙的 札札 织机发出的响声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终日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