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考点13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目录 核心考点一:正确运用判断 2 核心考点二: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5 核心考点三: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9 知识点一:正确运用判断 1.判断 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基本特征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表达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类型 ①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②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特别提醒:判断与语句不完全对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第二,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第三,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不表达判断。 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3)种类 (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 要求 错误举例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通过学习,进步很快 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 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这种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如下: (3)关系的性质 ①对称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常见 对称 关系 小华和小娜是双胞胎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朋友、同学、交叉等 反对称关系 张明比李辉高 不都具有同一关系 大于、重于、晚于等 非对称关系 蓝队支持红队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尊重、帮助、佩服等 ②传递关系 类型 图示 典例 特点 传递关系 A比B高,B比C高,则A肯定比C高 互相具有同一关系 反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一定不是丙的儿子 不都具有同一关系 非传递关系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那么,小明未必认识小红 不一定具有同一关系 4.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含义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构成 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类型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联言判断由至少两个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 提醒 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例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构成: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另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