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740

1《 观潮》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90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观潮,教学设计
  • cover
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 1.唐朝诗人王维曾有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意思是说江水流长,山色迷蒙,诗句赞美了江河山川的雄奇壮丽。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跟着课文去旅行。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跟着课本去旅行。 2.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出示篇章页语文要素)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今天,先到第一站,让我们跟着文字,一起去观看钱塘江大潮。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你会读了吗?谁来?请你读,其他同学听,他读对了就跟着一起读。 课件出示: 霎时 薄雾 闷雷 震动 谁来领读第二组词语。 课件出示: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浩浩荡荡 白浪翻滚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看来字词难不住爱学习的孩子们,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完成第二题。 课件出示:作业本第2题 3.提问:你能结合这三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吗? 课件出示: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同学们真能干。那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吗? 预设:课文的第2自然段介绍的是潮来前,第3.4自然段介绍的是潮来时,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潮去后的景象。 追问:那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 预设:时间顺序。 课件出示:全文及对应的文字: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出示文字:时间顺序 4.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些画面?完成作业本第三题。 课件出示: 学习活动一: 完成作业本第3题 交流完成情况。 5.读了课文,钱塘江大潮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预设:十分壮观。 难怪作者这样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6.设疑思辨。"天下奇观"的"观"与题目"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我们来看“观”字在字典里的解释,请你来说说。 课件出示:“观”字典的解释 预设:“观潮”的“观”在这里是看的意思,和天下奇观的“观”的意思不一样。 预设:"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天下奇观"是天下奇特的景象。 课件出示:观潮 天下奇观 是啊,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向字典请教,现在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三、研读课文,重点感悟 1.过渡:如果要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觉得哪个画面最合适? 预设:潮来时。 2.那为什么作者要花笔墨写潮来前的画面呢?我们来读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 学习活动二: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完后圈出这段文字描写的景物。 (1)生自由完成任务,请一生上台圈景物,交流反馈,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江面、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和几座小山。 课件出示: 框出钱塘江、江面、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和几座小山 请同学们来读读这些景物,你能发现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他们的吗? 预设:由远到近。 如果让你给这个画面选择一个词,你会选“热闹”还是“安静”。(、 预设:安静 动画出示文字:热闹 安静,在安静上面打勾 (4)课文中又是怎么介绍钱塘江的? 课件出示句子: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齐读) ①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钱塘江的特点?(横卧———给卧换个“词”———画面体会“横卧”) ②钱塘江是怎样“横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