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0631

人教版高中思想选择性必修3第1单元第3课第1框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351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含义,教师,答案,练习,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一、选择题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始终把握科学逻辑这一条主线,把握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要义。下列对科学思维认识正确的是(   ) A.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是科学思维 B.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实现预期目的 C.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思维也可能是科学思维 D.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答案:A 解析:A正确阐明了科学思维的含义;B说法太绝对,排除;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思维,C错误,排除;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D错误,排除。 2.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嫦娥六号的任务是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设定任务目标体现(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绝对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论有可检验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说明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力图如实地反映月球地质,找到月球土壤的变化规律等,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①④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②排除;材料不涉及科学思维的结论接受实践的检验,③排除。故选B。 3.100多年前,吉布斯等人提出“经典成核理论”,但该理论百年来没有得到实验证实,阻碍了人们对自然界中相变成核这一重要物理现象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这说明(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具有实践性 答案:C 解析:中国科学院通过实验证实了“经典成核理论”这一科学思维,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C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客观性和预见性,A、B排除;科学思维需要实践检验,不能表述为具有实践性,D错误。 4.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下列成语或典故反映出不科学思维的是(   ) ①未雨绸缪 ②智子疑邻 ③抽薪止沸 ④掩耳盗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智子疑邻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抽薪止沸是指抽去灶里的柴火,使锅里的开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消除祸患。掩耳盗铃是指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②④都是以一种主观臆想代替客观事实,属于不科学思维;①③分别用发展观和矛盾观看问题,属于科学思维。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这是基于(   ) ①不同风格的思维在质量和效果上有很大差异 ②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③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帮助人们完整认识事物 ④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和一致性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未涉及不同风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