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0673

人教版高中思想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第13课第1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5955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教师,答案,练习,课件,特征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第一框 一、选择题 1.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头部企业竞相投身人工智能赛道,但有效数据不足,特别是高质量中文语料的短缺以及部分领域封闭式的数据生态给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了掣肘。如何解决“数据瓶颈”是未来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从思维角度分析,我们可以(  ) ①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思考,通过聚合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②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探求新思路 ③多路探索创新思维,通过反复“发散—聚合—发散—聚合”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④通过超前思维,利用已有的数据,把众多信息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①错误;如何解决“数据瓶颈”是未来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从思维角度分析,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探求新思路,可以多路探索创新思维,通过反复“发散—聚合—发散—聚合”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②③正确;通过联想思维,运用迁移的方法,利用已有的数据,把众多信息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④错误。故选C。 2.“灰犀牛”一般是指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这类事件背后的问题,孤立看来并不足以构成实质性威胁,但众多小问题相互叠加,危险系数便会陡然上升,积累至临界点,就会引爆灾难。这启示我们要(  ) 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②见微知著,做好前瞻性谋划 ③未雨绸缪,促成事物质变 ④扬长避短,化解系统风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灰犀牛”事件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见微知著,做好前瞻性谋划,有效防止众多小问题相互叠加而引爆灾难,①②符合题意;“灰犀牛”事件启示我们要未雨绸缪,坚持适度原则,将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事物质变,③错误;“灰犀牛”事件不体现扬长避短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3.“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既要以五年为主,又应预测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体现的超前思维的特征是(  ) ①探索性 ②多向性 ③独特性 ④预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材料“十四五”规划根据当前发展实际,探索预测我国未来五年的目标,体现了探索性和预测性的特征,①④符合题意;多向性和独特性是创新思维的特征,②③不符合题意。 4.漫画《提前》中的“春节太拥挤,我就化妆提前来了”说明(  ) A.不是真正的超前思维 B.是一种违纪违法的“超前思维” C.善于反思,敢于创新 D.是先知先觉,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答案:B 解析:漫画《提前》中一位贿赂人员伪装成圣诞老人进行行贿并说道:“春节太拥挤,我就化妆提前来了”是一种违纪违法的“超前思维”,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公平公正,不利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 5.在自然界中,植物在无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仅仅通过自身巧妙的构成即可对无处不在的重力进行自主形变反馈。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利用液态金属在其纳米氧化层内的流动性和电热特性,构建了具有重力感知能力的智能仿生软件机器人。该项研究(  ) ①运用类比推理,模仿生物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 ②运用归纳推理,探索事物或现象间的因果联系 ③运用联想思维,通过迁移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④运用超前思维,创造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智能仿生软件机器人类比了植物的自主形变反馈。说明该项研究运用类比推理,模仿生物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①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