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清明 目录 伍 诗词拓展 肆 诗文解读 叁 认识生字 贰 了解背景 壹 走近诗人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 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卷网-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走近诗人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酒精 白酒 造句:酒精有杀菌的作用。 音序:J 部首:氵 jiǔ 壹 走近诗人 了解诗人的称号、仕途、代表作品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牧民 牧羊 造句:牧民在草原上尽情地 放声歌唱。 音序:M 部首:牜 mù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裳。诗人希望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前二句诗怎样理解? 诗歌意涵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魂魄 灵魂 造句:这个意志薄弱的小伙子,被他 的称赞弄得神魂颠倒。 音序:H 部首:云 hún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意:向人询问哪里有酒馆。 借问:请问。 正字音解诗语 先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凄迷感伤 鲜明生动 杜牧诗风格 杜牧的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豪迈,一种是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 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意:牧童伸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遥指:指向远方。 正字音解诗语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再读诗文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 雨纷纷,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行人 欲断魂。 路上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清 明 拓展延伸,改编剧本 时间: 天气: 主要人物: 精神状态: 台词: 另一主要人物: 动作: 对象: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 遥指 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诗人孤身行路时的感受和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遥”,字面意义是远。让我们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遥指”有哪些含义? 诗歌意涵 知识拓展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好诗佳句 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