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素养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A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zhuó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他却将玉比人,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乙】《经典常谈》中说:“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我就是扣住“重叠”来解读《蒹葭》的。从《蒹葭》全诗看,诗中运用“重章叠句”,形成结构上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从用词看,诗中用了“苍苍”“萋萋”“采采”等叠词,读起来既音韵和谐,又充分体现了主人公“觅而不得”的怅wǎng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切如磋( ) 如zhuó( )如磨 复沓( ) 怅wǎng( ) (2)【甲】文段出自 (填作者)的《经典常谈》,阐述了 (填A处的人物)对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的解读。 (3)请参考【乙】文段中对《蒹葭》的解读,从学过的《关雎》《式微》《子衿》中任选一首,谈谈“重章叠句”手法在结构和情感表达上的好处。 二、综合性学习 2.滨湖中学开展“古诗苑漫步”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我调查】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调查表,写出两条结论。 初中生阅读古诗词调查表 读古诗词计划 读书批注 有计划 1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2% 凭兴趣做 24% 没有计划 57% 从不做 76% (2)【我建议】下面是小语同学拟写的《学习古诗词建议书》,请你帮她修改完善。 学习古诗词建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更能提升文学素养。为学好古诗词,我们建议大家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合理做好规划,坚持大声诵读; 2.做好阅读批注,领会诗歌内涵; 3.及时整理归类,定期复习回顾; …… 2025年4月2日 湖中学 ①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3)【我设计】整个活动打算设计三个环节。请你仿照前两个环节,拟写第三个环节名称。 环节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环节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环节三: 三、语言表达 3.书中,朱自清先生给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著作阅读的入门指引。小语组想对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请结合任务二,针对《诗经》或《史记》帮小语他们组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并说一说你将如何展开探究活动。 (1)阅读探究专题: (2)探究活动设想: 四、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古诗讲究练字,本诗颔联初稿为“气蒸云梦泽,波拍岳阳城”,后经作者反复推敲成“波撼岳阳城”,请说说“撼”字比“拍”字用得好,好在哪里?阐明理由。 5.诗歌中的“舟楫”与“垂钓者”分别指什么?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里斯多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的。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