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010

4.4 力学单位制 (表格式)

日期:2025-05-1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32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力学,单位制,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力学单位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前面关于1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安培、福特、焦耳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到物理太过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出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义式,由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这样一来,许多物理量的单位就可以由多种形式,为了方便,就人为的加以规定。如牛顿,但其实实质已经由该物理量的定义决定了。 学习者分析 在没有学习单位制之前,大部分学生有时候不换单位或者书写过程中每个物理量之后都带各自的单位,比较繁琐。学习完本课时内容之后,可以最后写一个统一单位这件事情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 学习目标确定 物理观念: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科学探究与思维: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三个基本单位 学习难点: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学习评价设计 1.情境引入古时的长度单位“一尺”,让学生感受同一物理量单位的多样性。 2.情境引入美国航天事故,让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的必要性。 3.通过完成例题让学生知道,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为国际制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需在数字后面写出所求量的国际制单位。 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 一、对单位制的理解 [问题设计] 二、单位制的应用 点拨拓展 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知古时的“一尺” 2.研读课本,提炼单位制的应用及单位制的意义。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体会单位制的重要性。环节一一.单位制的理解 内容1.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都是身长八尺的大汉.那么,你知道身长“八尺”是多少米吗?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学生任务1.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查找资料并回答问题了解古时日常单位内容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世纪末曾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但它由于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航空航天局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原来探测器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动实验室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的数据是以国际单位制算出来的,并把这些数据直接输入电脑.从这次事故的原因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学生任务2.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 要点提炼 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1)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发光强度(I)七个量为基本量;对应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 (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