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和《石灰吟》,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复习回顾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花中四君子 考考你 梅 兰 竹 菊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考考你 (清)郑 燮 竹 石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知诗人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jìnɡ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jìnɡ / / / / / / / / / / / /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理解诗意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坚定,强劲 任凭 你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一起来读一读吧! 竹 石 【清】郑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起来读一读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10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竹石》 2.完成练习题 3.课后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