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115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7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升,六年级,答案,统编,下册,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1.本文主要通过 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 和 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卒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思援弓墩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根据原文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思援弓缴(ji o zhuó)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 (fú fó)若与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弈秋诲二人弈( ) (2)非然也(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 ) 13.给“之”字选择正确的含义。(填序号) A.弈秋 B.他,指前一人 C.助词“的” D.鸿鹄 E.指弈秋的教导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 ) 14.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但两个人的学习态度截然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学习态度 结果 告诉的道理 前一个人 后一个人 阅读应用 自知之明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迁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15.解释。 (1)知: (2)岂: (3)道: (4)怪: 16.翻译: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17.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 阅读 翠鸟移巢 翠鸟先①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③得而取④之矣。 注释:①先:起 ②患 :祸患 ③遂:于是,就 ④取:拿到。 18.朗读小古文,下面表示停顿正确的是( ) A.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B.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C.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D.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19.借助注释,用现代大白话解释下面句子的大意。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20.翠鸟在高的地方筑巢,在稍低一点的地方筑巢都是爱子的表现,从这一故事中你悟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