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143

第17课 《短文两篇》 基础知识巩固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日期:2025-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54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语文,教材,新教材,下册,七年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短文两篇》 基础知识巩固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序号 句子 A 可爱者甚蕃(pān) 惟吾德馨(xīn) B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无案牍(dú)之劳形 C 出淤(yū)泥而不染 濯(zhái)清涟而不妖 D 谈笑有鸿儒(rú) 陶后鲜(xiān)有闻 A.A B.B C.C D.D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序号 句子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A.A B.B C.C D.D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 C.有仙则名 D.可以调素琴 4.下面“之”字用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助词(的)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的) C.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D.友人惭,下车引之 代词 二、重点实词解释 5.(1)斯是陋室( ) (2)惟吾德馨( ) (3)谈笑有鸿儒( ) (4)往来无白丁( ) (5)无丝竹之乱耳( ) (6)无案牍之劳形( ) (7)可爱者甚蕃( ) (8)出淤泥而不染( ) (9)濯清涟而不妖( ) (10)不蔓不枝( ) (11)香远益清( ) (12)亭亭净植( )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4)予谓菊( ) (15)陶后鲜有闻( ) 三、重点句子翻译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爱莲说》语句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一词多义辨析 8. (1)无丝竹之乱耳( ) (2)何陋之有( ) (3)水陆草木之花(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菊之爱( ) 五、名句名篇默写 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陋室铭》表明中心的语句是 ,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 (2)有一句诗说:“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的“ , ”意思与它相近。 10.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 (1)作者从 、风度气质、 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2)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 、 、 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 和 ,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空,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有龙则灵(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 (4)可以调素琴( ) 1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无案牍之劳形”的“之”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以我酌油知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同桌小李不明白作者在文段中提到诸葛庐、子云亭有哪些作用,请你帮他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