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文言文二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恭勤:恭敬勤勉) B.博学多通(通:通晓,明白) 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逢:遇到) D.未成,弃去。(弃:抛弃)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终止学业) B.曰:“欲作针。”(欲望) C.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肃敬勤勉) 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方正)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恭敬(gōng) 练囊(láng) B.勤奋(qíng) 博学(bó) C.贫穷(pín) 心不在焉(yān) D.车胤(yìng) 相逢(féng) 4.下列成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水滴石穿 B.恍然大悟 C.点石成金 D.粗中有细 5.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有恒心、有毅力”的是( )。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C.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D.满招损,谦受益。 二、填空题 6.生字扩词。 晋:( )( ) 炕:( )( ) 铅:( )( ) 迈:( )( ) 呜:( )( ) 栓:( )( ) 7.《囊萤夜读》课文共有 句话,故事的主人公 是 (朝代)人,他家里很 ,夏天就捉来 照亮读书。《囊萤映雪》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8.课文朗读。 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囊萤夜读》这一题目我知道 从《铁杵成针》这一题目我知道 9.根据文章大意填写。 《囊萤夜读》讲述的是车胤儿时利用 的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 ,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10.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理解句子的意思。 1.囊萤夜读。 囊: 萤: 句意: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练囊: 以: 句意: 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逢: 老媪: 句意: 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感其意: 卒: 句意: 三、语言表达 11.(选做)自古以来,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学完本课后,小龙搜集了一则材料,请你根据这则材料制作一张故事卡片。 司马光一生都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睡觉用圆木枕头,只要稍微一动,圆木枕头就会滚走。头跌在床上,他便会惊醒,于是起床读书。 故事卡片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阅读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2.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13.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 14.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 1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16.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 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7.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 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 18.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19.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20.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 ,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五、书面表达 21.请你写一写车胤发现萤火虫后嚢萤夜读的过程,注意加入动作描写。(选做题) 那些萤火虫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车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