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4712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936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谈“鬼”人 诗仙? 诗圣? 诗魔? 诗佛? 诗鬼?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抑郁痛苦,27岁病卒于家中。他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诗人。人称 “鬼才”、“诗鬼”。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本首诗歌是作者当时聆听了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 泣鬼神的著名诗篇。 李贺 读“鬼”诗 朗诵视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韵脚(四次换韵)秋 流 愁 篌/叫 笑/光 皇/处 雨 妪 舞 树 兔 李凭箜篌引 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篌 石破天惊逗秋雨 露脚斜飞湿寒兔 张:演奏。 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逗:引出。 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重点字词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像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诗歌翻译 一、演奏会海报 时间: 地点: 主演: 嘉宾: 二、请分别介绍一下嘉宾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我来设计 李凭演奏会海报 时间:高秋 地点:中国(国都长安) 主演 :李凭 嘉宾:江娥、素女、紫皇、女娲、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云 、十二门前的百姓 嘉宾简介 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 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紫皇,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嘉宾简介 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