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点梳理 一、作者简介 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二、作品背景 1. 时代背景: ①苏联国内战争(1918-1920)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0年代),社会动荡与建设交织。 ②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强调集体主义与革命理想。 2. 创作背景: 于1934年成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亲身经历战争、伤病与瘫痪,以自身为原型创作,赋予作品强烈自传性与革命激情。19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服务于意识形态宣传与青年教育。 三、作品内容 以保尔·柯察金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主线,讲述其从辍学打工到参军、筑路,最终瘫痪失明后以笔为武器投身革命的历程,展现其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四、书名含义作用 1.双关比喻义:表层含义指工业炼钢,更喻指革命者的精神锻造。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钢铁”象征革命者坚不可摧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与自我牺牲的精神;“炼成”强调这一品质需经历烈火般的苦难与考验(如战争、伤病、贫困等)才能形成。 2. 核心主题呼应: 书名点明小说主旨———革命者的成长并非天生,而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淬炼而成,呼应保尔从叛逆少年到钢铁战士的蜕变过程。 3. 现实意义: 书名以“炼钢”类比人生,暗示人类生命的价值在于直面困境、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精神升华(如保尔瘫痪后以写作延续革命生命)。 4. 象征手法: 书名通过“钢铁”与“炼成”的意象组合,将抽象的精神力量具象化,强化革命理想主义的感染力。(如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五、主题思想 1. “钢铁”象征革命信念、顽强意志与奋斗精神 2. 革命理想与献身精神: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结合 3. 生命价值的诠释———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4.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六、艺术特色 1. 自传性与典型性结合(保尔形象凝聚革命者共性) 2.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交融(真实苦难+浪漫激情) 3.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战争、建设等场景) ①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 ②书中的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4. 语言质朴刚健,名言警句深刻(如“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七、作品意义(影响与启示) 1. 影响:社会主义文学经典,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作品将文学性、自传性、艺术性完美结合,成为革命文学的范本。 2. 启示: ① 逆境中锤炼坚强意志 。拒绝“躺平”。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学会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②生命价值在于奉献。 “ 保尔精神”中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该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③理想需付诸实践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结合,超越小我,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 八、读法指导 摘抄和做笔记 1、摘抄: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①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 ②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 ③运用写作技巧的精彩语段 ④描写保尔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 ⑤各种人物对保尔的评价。 2、做笔记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