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448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2犯罪与刑罚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56471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内嵌,PPT,28张,教学课件,议题
  • cover
(课件网) 你知道这是哪部法律吗? 点击翻开 点击翻开 点击翻开 点击翻开 我是国家的根本法 我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我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我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你了解刑法吗?知道什么是犯罪吗?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 11.2犯罪与刑罚 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通过“什么是刑法”的课堂活动,根据“余华英犯罪之路”的情境设计认识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道德修养:通过“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课堂活动,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类型的案件探讨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认识犯罪的三个特征,从而明确青少年行为边界。 责任意识:通过“如何应对犯罪”的课堂活动,设置“杨妞花寻找被偷走的人生”的情境,引导青少年面对犯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要求: 阅读教材P96-99,自主预习以下问题。 (2分钟) 1.什么是刑法?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如何应对犯罪行为? 总议题:以法为度 向阳而生———认识犯罪与刑罚 子议题一:心中有法知敬畏———了解罪与罚 子议题二:行为有度守底线———应对犯罪行为 子议题一 心中有法知敬畏———了解罪与罚 议学情境一:余华英犯罪之路 【议学任务】 1.观看视频,被告人余华英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接受了什么处罚? 2.我们依据什么来判断她应受到何种处罚?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 据法院经审理查明,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十七名。 议学情境一:余华英犯罪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议学小结】(笔记) 1.刑法的内容?(P96) 议学情境二:我是小法官 付某在江门市蓬江区某市场旁一垃圾场排队倒垃圾。因垃圾清运车辆把垃圾箱拉走,付某欲到相邻的垃圾箱倾倒垃圾,此时在相邻的垃圾箱前排队倒垃圾的环卫工人王某认为付某插队,双方因此发生争吵,付某一气之下动手打了王某左脸部位,导致王某受伤,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王某有轻微脑震荡、软组织损伤。 【议学任务】 根据所给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小组为单位来当小法官,依照判决范例格式,对以上案件作出判决结论,并谈谈判决依据 。 普法小课堂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 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① 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② 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③ 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普法小课堂 普法小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