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853

11.2 滑轮 教学课件(共43张PPT) 初中物理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6715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滑轮,教学课件,43张,PPT,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1.2 滑轮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目录 素养目标 01 课程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总结归纳 04 课堂练习 05 正确教育 素养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滑轮组 2.能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滑轮组,并能分析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港口的起重机一次就能把几吨重的货物吊起,你知道起重机是怎样把它们拉上去的吗? 定滑轮 滑轮: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主要由轮、轴、框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凹槽 轴 使用定滑轮吊起物体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只是为了改变动力的作用方向,使操作更方便。图乙的情形可以证明定滑轮在改变动力方向时,不会改变拉力的大小。 旗杆顶部的滑轮 在图中,小明用力将物体提到高处。和同学讨论,你们都在哪些场合见过小明使用的这种滑轮,它能带来哪些方便? 使用定滑轮 虽说不能省力,但可以把上提改为下拉。 铁架台、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如图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钩码挂在细线的一端;弹簧测力计挂在细线的另一端,用力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下匀速运动。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G 拉力F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G。 (2)使用定滑轮缓缓提升钩码,记录整个过程中拉力的大小F、钩码上升的距离h物 、拉力移动的距离s绳及拉力的方向。 (3)改变拉力的方向,分别沿竖直方向拉升、斜着拉升、水平拉升钩码,观察拉力F1、F2、F3的大小。把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 (4)改变钩码的重力,重复上述实验。 ①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②拉力的方向:可以改变。 ③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绳与钩码上升高度h物的关系:S绳=h物 钩码重 G/N 钩码移动 方向 钩码移动 距离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1.5 竖直向上 0.3 1.5 竖直向下 0.3 1.5 竖直向上 0.3 1.5 斜向下 0.3 1.0 竖直向上 0.4 1.0 竖直向下 0.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论证】 【实验结论】 物体运动方向 拉力方向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指: 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同)。 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能够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即Fl1=Gl2 所以F=G 因为l1=l2 定滑轮的实质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D 经典例题 答案:D 解析: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故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 动滑轮 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随被拉动物体一起改变的叫作动滑轮,如图所示。生活中常用的动滑轮: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等。 (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通过实验探究。 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砝码、细线等 【实验器材】 缓慢拉动动滑轮的自由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操作①:测量物重与拉力 操作②:观察物体移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 操作③: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和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物体的重力等于滑轮和钩码的总重力 【实验步骤】 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自由端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因此,它可以省一半的力。当物体向上移动时,自由端的拉力也是向上,因此,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由此可见,它费距离。 物重G 拉力F 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