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等级测评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力发展煤矿建设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足够时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 ) 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 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 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 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塌陷区可能由于积水逐渐形成池塘群落,而堆积形成的矸石山,则有可能因环境条件相对适宜,逐渐演变成为森林群落。 2.在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三类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其意义主要是( ) A.有序地避免了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 D.为动物提供不同层次的栖息空间 答案:B 解析: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三类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的意义主要是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群落的光能利用率,B正确,A、C、D错误。 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全部生物的所有基因构成了一个种群基因库 B.光照会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但不会影响水平结构 C.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应该比灌木阶段的复杂 D.裸岩和荒地经过长时间的演替都必然成为森林 答案:C 解析:种群基因库是指种群内全部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A项错误;光照会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项错误;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中,与灌木阶段相比,森林阶段的群落结构更为复杂,动物的分层也应该比灌木阶段的复杂,C项正确;裸岩和荒地是否会演替成森林,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D项错误。 4.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总是公野马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出;有种太阳鱼遇到自己的卵或幼鱼,就将它们吃掉;当美洲灰松鼠引入英国后,当地原有松鼠几乎被灰松鼠所取代。上述事实所体现的生物间的关系依次为( ) A.互助、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B.种内互助、捕食、种间竞争 C.种内互助、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D.种内互助、捕食、种内竞争 答案:C 解析: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总是公野马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出,属于种内互助;太阳鱼遇到自己的卵或幼鱼,就将它们吃掉,属于种内竞争;美洲灰松鼠和英国当地松鼠属于两个物种,当美洲灰松鼠引入英国后,当地原有松鼠几乎被灰松鼠所取代,属于种间竞争,C项正确。 5.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其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的分别是( ) A.1 2 3 B.5 3 4 C.3 4 2 D.2 1 5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生活在温度高、盐分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高、温度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高、温度高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低、盐度低的水域,5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最广。所以2可以分布在北极海域,1能生活在热带湖泊中,5分布最为广泛,D正确。 6.如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量 答案:A 解析:在初生演替的过程中,首先经过地衣和苔藓阶段,到了一定阶段,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数量逐渐增多。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之后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因而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整个植被的生物量逐渐增多。 7.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