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一生物试题 本试题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 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试题满分100分, Ⅰ卷50分,Ⅱ卷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你将Ⅰ卷和Ⅱ卷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唐代李白的《折杨柳》提到:“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春天气温升高,使小河里的水逐渐变绿的是 A.藻类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2. 《本草纲目》云:“陟厘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缠牵如丝绵之状,俗名水绵。”下图为水绵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水绵的细胞壁 B.③是水绵的液泡 C.④是水绵的细胞核 D.水绵是单细胞生物 3.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以下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①紫菜 ②贯众 ③银杏 ④竹子 ⑤金钱松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③⑤ D. ②③④ 4.“黄山秋晚泛菊香,梦海紫杉生宝光。剔透晶莹红似火,相思粒粒寄衷肠。”这首诗写的是被称为“相思树”的红豆杉。下列关于红豆杉的描述,不正确的 A.因其果实外红里艳、莹红似火而得名 B.属于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C.是恐龙时代的古老树种,享有植物王国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誉 D.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已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5.右图是小蓬同学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水绵(染色前和染色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水绵制成临时装片 B.使用的染色剂是碘液 C.染色后着色较深的颗粒实际就是水绵的细胞核 D.可设计对照实验,验证水绵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6.“贝藻套养”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模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藻类产生的氧气能全部被贝类呼吸所用 B.贝类以藻类为食,构建柔软的身体和贝壳 C.这种养殖方式可使物质循环利用 D.这种养殖方式对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积极作用 7.关于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蛭吸附在人的皮肤,吸食血液,对人体毫无益处,应消灭它 B.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获取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危害 C.福寿螺危害农业,引发疾病,是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8.小蓬同学去参观地质博物馆,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躯体背面覆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下列和三叶虫所属动物类群不同的一组是 A.蜜蜂、蝴蝶 B.虾、蜈蚣 C.蜗牛、蚯蚓 D.蜘蛛、螃蟹 某兴趣小组对下图中的动物进行了研究学习,回答下列9-12小题。 9.下列生物组中,身体均分节的是 A. ②③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10.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匹配正确的是 A. ①———线虫动物 B. ②———腔肠动物 C. ④———节肢动物 D. ⑥———环节动物 11.①是研究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再生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涡虫的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B.涡虫前端具有两个黑色眼点,可以感光 C.涡虫切割后,可再生出口、肠、肛门等结构 D.涡虫切割后,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 12.下列属于③与④共同特征的是 A.身体分节 B.体表具有外骨骼 C.体内有脊柱 D.以足作为运动器官 13.立春角蟾和招龙棱蜥是我国科学家2024年发现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新物种,二者共有的特征是 A.体表都有鳞或甲 B.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C.体温都是恒定的 D.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14.桃花水母,因形似桃花且与桃花开谢同步而得名。桃花水母是一种对环境质量要求极为苛刻的濒危水生物种,水质好则繁衍生息,水质差则销声匿迹,堪称水环境的“晴雨表”。下列关于桃花水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软体动物 B.用触手捕食 C.水陆两栖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