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C.造成“南橘北枳”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 D.“草盛豆苗稀”反映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2.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调节时,转动【⑥】可使镜筒缓慢下降 B.对光时,可通过转动【②】来选择物镜 C.观察时,视野中的污点一定位于【①】或者【③】上 D.观察结束后,使【③】偏离通光孔,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3.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最终美西螈体色是 ( ) A.白色 B.黑色 C.黑白色 D.灰色 4.下列关于动物和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人体皮肤中的保护组织能够起到保护、分泌的功能 C.植物的根和动物的血液、心肌都属于器官 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5.绿色植物分布广泛、千姿百态,为大地增绿,为人间添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油松能适应干旱和贫瘠的土壤 B.墙藓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C.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D.银杏有种子、无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6.某同学通过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测得甲、乙、丙植株在相同时间内的散失水量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必须在黑暗处进行 B.甲植株的无机盐运输速度最快 C.丙植株的水分运输速度最慢 D.该实验能够说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7.在农业生产中,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 ( ) ①合理密植、立体种植 ②地膜覆盖、塑料大棚 ③给植物施“气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④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⑤移栽幼苗适当去掉一些枝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⑤ 8.小明在家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为眺望,小明眼球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 A.缩小,曲度减小 B.缩小,曲度增加 C.扩大,曲度减小 D.扩大,曲度增加 9.“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该诗句中的“桃花鱼”身体呈辐射对称,触手上有刺丝,根据描述判断“桃花鱼”属于 ( ) A.鱼类 B.扁形动物 C.腔肠动物 D.软体动物 10.如图是家鸽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B.家鸽每呼吸一次,就在【b】气囊中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C.家鸽的前肢变成翼,而且羽毛着生不重叠,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家鸽发达的胸肌与其飞行时扇动两翼运动有密切关系 1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B.一块肌肉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人体的运动系统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D.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 12.下列有关“鹦鹉学舌”这一动物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遗传物质所控制,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完全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孔雀开屏”一样,是鹦鹉的先天性行为 13.将硬币放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上按压片刻,培养数天后发现多种菌落。下列可作为判断细菌菌落的依据是 ( ) A.呈蜘蛛网状 B.表面粗糙干燥 C.呈絮状 D.斑点较大 14.中国国宝、全球“网红”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如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 B.“ ”可代表分类等级属 C.图中的分类只以动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